2023年3月31日,2022-2023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云计算”赛项圆满闭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71所院校的136支代表队参赛,信息技术工程系朱元凯老师指导的2021级战支计算机班张熙腾获得优异成绩。此次赛项率先在全系吹响备战2023年技能大赛的号角,既是系部技能竞赛团队在新赛项上的突破,更是系部技能训练队梯队建设的突出成效。

科学高效组织大赛。2022年,教育部根据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重新修订各个赛项的规程,各赛项办赛方式及竞赛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学院不断优化大赛管理机制,通过重新修订大赛奖励政策,提高师生取得国赛、省赛一、二、三等奖的奖金金额,明确日常训练、外出比赛等经费管理办法,形成有效的大赛激励机制。系部组建技能竞赛领导专班,带领各技能竞赛团队成员认真研读赛项规程,积极备战,通过大赛涵养工匠精神,提升技术技能,磨砺意志品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力争重点突破。

精准指导先锋护航。信息系高度重视技能大赛,着力培养多支参赛团队,选配技能最强、经验最丰富的教师担任专项集训指导教师。信息系教师党支部深入贯彻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教师党员凭借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及大赛储备经验,在系部组建备战团队过程中,全力发挥先锋模范带动作用。
完善梯队建设机制。技能大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反复推敲、演练每个环节,共同配合完成每一个模块的竞赛任务,集训过程亦是为了选拔人才、发现人才、加强后备人才建设,全力保障信息系在职业技能大赛方面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红帽社团”在朱元凯老师强势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多次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团队通过研磨备战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梯队建设机制。①第一梯队:以当年参赛选手为主进行专项训练,除日常上课之外,其余时间在系部208进行封闭训练,指导教师亲自带队,手把手指导选手备赛。2018年,朱元凯代领郭华建、王鹏翔、苑兆凯、张凯通等人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2019年,2018级战支班学生付琨烔、何家辛加入团队,团队成员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中获得网络大赛二等奖2项。②第二梯队:以下一年赛事的种子选手为主,并为第一梯队的日常训练做好服务保障,通过“以老带新、互学共进”机制积极备战新赛项。2020年,付琨烔、何家辛开始代领战支班刘伟、王沛豪和李岩进行学习,并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1年,李岩代领的竞赛团队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云技术赛道)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③第三梯队:以专业任课教师推荐的选手为主,进行专业技能基本功训练。2022年,“红帽社团”进一步发展完善,在学生自主报名及任课教师推荐下,多名战支班学生相继加入,基于前期云技术基础,开始挑战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在信息系领导大力支持下,“红帽社团”坚持“集训+走训”相结合的科学训练模式,为接下来的技能大赛储备更多的种子选手。2022年,团队成员远赴武汉培训,其中李鹏在培训结束后继续利用整个暑假在实训室进行集中训练,集训八个月之后,在疫情肆虐的12月迎来比赛,系部高度重视,党支部书记亲自带队参加比赛,虽面临选手和带队教师相继发烧的困境,李鹏硬是坚持,完成了三天的比赛,最终实现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获奖突破。如今,他们又瞄准金砖国家大赛,并且取得了可喜成绩。
目前,“红帽社团”正在备战大赛的路程上越走越稳,方案机制日趋完善,成果日渐丰富,十多名团队成员已获得华为HCIP认证,五名成员获得红帽RHCE认证,而今已进入部队的战支团队成员更是在骨干网建设、云平台运维方面担当大任,团队成员将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争取在以后的金砖大赛、鸿蒙开发等赛项中有新的突破,为信息系储备更多的优秀参赛选手,为部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图/文:李倩、朱元凯 初审:王秀琳 复审:陈振超 终审:张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