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在地方院校文化育人中的应用研究
——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亓燕 贾鲁音 李伟 刘娇 姚洪利 倪斌 李军祥 刘铁顺 裴桂玲
摘 要:泰山文化对泰安地方院校文化育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树,有利于校园文化特色的彰显,有利于泰山特色学院精神的形成。目前理论界已经开始关注泰山文化在学校文化育人的应用,但尚且存在系统性、灵活性、主导性等方面的不足。由此本文从完善理念系统、打造物质环境景观、设置职能机构、设计主题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对地方院校文化育人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泰山文化;地方院校;文化育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提到,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校文化与地域文化作为社会文化非常重要的两个子系统,两者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高校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涵养高校文化。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地方院校文化育人得天独厚的沃土。泰山文化对于扎根齐鲁、特别是泰山脚下的地方院校文化育人,拥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泰山文化在地方院校文化育人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将泰山文化融入地方院校文化育人,有利于传播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塑师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地域蕴育生成特色文化,反过来,特色的地域文化又会影响地方的人文风俗和文明风尚形成。作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包含了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等丰富内涵的泰山精神,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的契合点。总的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普适的,而泰山精神是相对具象的,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域表现。因而,将泰山文化应用于地方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创新地方院校思想文化工作思路。
第二,将泰山文化融入地方院校文化育人,有利于挖掘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凝炼校园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育人品质。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泰山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无论是外显的物质文化,还是内在的精神文化,都在凝炼和提升之后逐渐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这样的文化精髓,能够帮助地方院校避免建设的同质化,打造出特色鲜明、品位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有助于培养具有泰山品质的大学人。
第三,将泰山文化融入地方院校文化育人,有利于凝炼具有泰山特色的学院精神,积蓄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正能量。学院精神是学院为实现自身发展和办学目标,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在提炼学院精神的过程中,融合泰山文化的要素,能够确保学院精神体现地方特色,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跟进时代发展趋势,为学院未来发展集聚优势力量。
二、泰山文化在地方院校文化育人的应用现状
目前,学术界在理论上对于将泰山文化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泰山学院陈显捷在他的文章中,梳理了将泰山文化融入驻泰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现状,并列举了开设特色课程、实践活动、网络平台等环节来推进泰山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泰山学院时群在详细分析泰山精神内涵后,对将泰山精神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给出了路径选择。山东科技大学宋传文、甄慧则是将泰山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相结合,从学校、院系、教师等层面提出了理论建议。
实践中,地方院校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泰山文化在校园文化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亦有个别院校在实践方面开始努力探索,但纵观各个院校具体做法,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系统性欠缺。实践中,有些院校在将泰山文化应用于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仅仅是单纯借助泰山文化的物质文化景观来物化校园硬件设施,却忽视了对泰山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层次挖掘,缺乏对泰山文化应用于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如理念系统、学院精神中的应用。
二是灵活性不足。在将泰山文化引入育人环节中,有些院校通过开设相关文化课程来向学生传授泰山文化,形式上较为单一,学生接受起来较为被动,缺乏实践环节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直观感受来体会泰山精神,学做泰山人。
三是主导性不强。在学校开展泰山文化融入文化育人工作过程中,常常是学校的一些行政部门兼职做这些工作,或者是个别系部自己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往往缺乏一个有力的引导主体,从而使得工作开展时断时续,缺乏长效性。
三、泰山文化在地方院校文化育人中的应用对策
本课题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研究案例,深入挖掘泰山文化中的育人要素,在学院近几年来开展的泰山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基础上,逐渐摸索出包括理念顶层设计、物质环境优化、思想文化引领、主题实践活动落实等措施在内的泰山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系统,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以期为地方兄弟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泰山特色精神为文化核心的学院理念系统
大学理念系统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是大学整个文化建设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形象定位与传播的基点,对内可以激励师生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奋斗,对外可以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完善的泰山特色大学理念系统,是实现泰山文化育人功能的集中体现。坐落在泰山周边的地方院校,地理位置与泰山文化氛围得天独厚,这有助于地方院校依据教育形势,结合自身发展历史、现状规模、办学特点等,充分挖掘、吸纳泰山文化精华,本着个性化、人文化的原则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理念。例如,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当前职业教育要求、学院类型、办学实际,进一步从泰山文化中汲取营养,凝炼形成了“进取、担当、包容、和谐”的学院精神;确定了凸显泰山担当精神的“服务”价值取向,内容包括:“服务学生成人成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和“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在此基础上,固化了“和谐奋进 求实创新”的校风、“以人为本 精业育才”的教风和“勤学善思 知行合一”的学风;进一步完善、优化泰山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校旗”等内容。
同时,理念系统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对外表现,因而还要设计推广相应文化标识产品,将学院特色理念形象化、标识化,如将泰山特色学院精神以泰山石刻的形式固化于学院醒目位置;设计、制作使用带有泰山特色的办公用品;以泰山重要文化场所或题词,命名学院场所或场馆等。
(二)创设物质环境,建设凸显泰山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中的人文景观对学生起到的是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学校的布局规划、景点打造中,可以聘请泰山文化和园林设计专家,立足院校自身办学特点,设计富有泰山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将泰山文化物化于校园环境中,营造浓厚育人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广大师生的情操,塑造师生文明、高尚的品格。一是,可以将泰山文化中有关治学、修身、励志的名言警句,通过泰山石刻雕塑的方式融于校园人文环境,形成融合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人文景观;二是,可以直接利用泰山石、泰山松柏等自然景观,彰显泰山特色;三是,结合学院专业,将师生泰山特色艺术创作融入到学院物质环境建设中,形成泰山特色人文景观的一部分。前两个思路是将前人留下的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创造的资源应用于校园特色环境建设,是对外在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利用;后一个思路则是通过主观创作、更加主动地开展泰山特色文化育人,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自觉。比如,课题组成员将前期组织创作的泰山百景诗书画印成果列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百景篆刻墙”设置计划,即将其作为学院自创自育的文化育人素材,计划在图书馆或文化长廊等醒目场所商榷适当位置,把学院教师泰山百景诗书画印等文化作品融入学院景点的创新创意设计中,用学院师生自己的文化创作陶冶、激励、培育具有泰山精神的“泰职人”。
(三)搭建泰山文化特色平台、成立专门机构统领文化育人活动
校园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将泰山文化应用于校园文化育人中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仅仅依靠个别系部或者某个部门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成立专门机构统领协调各项工作。为此,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以思想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宣传处统领,以注册、重建的泰山书院平台为典型抓手,统筹泰山特色资源,协调推进各项泰山文化活动开展。泰山书院被评为省、市社科基地,2017年进一步被评为省、市优秀社科基地,积极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传承、辐射与创新的作用,成为泰山文化育人有效平台。(1)大力实施泰山文化进课堂。学院将泰山书院作为国学教育基地,将其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必修课,大力弘扬泰山书院“五贤”勤奋治学、学而治世的精神,以此为基点拓展国学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启迪学生。(2)将泰山文化纳入人文素质课堂教学,由书院承担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每学期制定人文素质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整理、编印泰山文化教材,每年面向新生开设固定课时的泰山文化等传统文化课程,实现泰山文化进课堂。(3)泰山书院设立讲书堂,开展文化讲堂活动。泰山书院的“讲书堂”是泰山书院交流、讲学、研究的课堂,设立以来,学院用讲书堂作为文化大讲堂,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泰山文化、传统文化、企业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等讲座,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了育人实效同时,产生良好社会效益。此外,将讲书堂活动与道德讲堂活动相结合,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弘扬了道德与文明。(4)编辑撰写文化作品。泰山书院组织书画特长师生,创作出版《泰山百景的诗书画印集》,定期编辑出版院刊《泰山书院》,搭建起开展泰山特色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刊物平台,成为师生学习、认识及宣传泰山文化、泰山精神的重要阵地。(5)立足教学、管理、文化育人互补理念,探索书院文化育人进公寓新模式。公寓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区,是学生课余生活的大舞台。打造浓厚泰山特色文化氛围的公寓环境,将泰山文化育人融入到公寓管理过程和宿舍文化建设,创新宿舍文化实践活动载体与途径,可以在美化、优化学生生活环境的同时,极大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推动泰山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基于上述理念,课题组发挥宣传处、泰山书院在学院文化建设中的统领作用,制定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书院”育人方案,按照“专业学习系部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育人思路,确定构建书院式公寓管理体制,把建立书院导师制度和聘任公寓书院院长、导师、导生列入方案,搭建泰山书院与宿舍文化建设联结平台,开展泰山特色宿舍文化育人活动,充分体现学院教学、管理、文化育人互补理念。(6)开展泰山文化研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依靠书院开展泰山文化研究,对接地方文化产业,发动师生与地方社会泰山文化专家学者、泰山文化产业合作,发挥地方院校相关专业专长,策划文化项目,积极开展泰山特色文化艺术创作以及产品开发。在参与文化艺术创作与产品研发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泰山文化育人功能。例如,我们依托书院深度挖掘泰山文化元素,积极对接玉雕、旅游、服装设计等专业,将“泰山百景”应用于服装设计与工艺制作,开发了泰山百景系列T恤、泰山百景背包、泰山百景篆刻--茶具系列和泰山玉篆刻等产品,在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和中国泰安(泰山)平安文化旅游商品大赛上荣获金、银奖,激发了师生的创作热情,助推了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受到了社会好评。
(四)开展泰山精神实践活动,推进特色育人落实于行
组织实践活动是促使泰山文化育人功能落地的重要举措。实践是实现泰山文化育人功能的落地点,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泰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开展泰山特色担当精神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弘扬奉献精神为己任,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勇于担当的泰山精神。地方院校可将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充分结合,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性深入泰山景区、社区,走进福利单位、公共场所,及时开展景点维护、助残敬老、疏导游客、科技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担当的泰山文化魅力,培育广大师生社会担当的泰山品质。二是开展泰山特色社团活动。组织建设泰山文学社等类似社团,开展系列泰山文化主题活动,弘扬泰山精神。三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泰山国际登山节等特色活动。通过参加泰山国际登山节比赛等特色活动,体验感悟“登高必自”“自强不息”“攀登”的泰山文化精髓;通过志愿服务登山节等活动弘扬担当的泰山精神;通过参加助演封禅大典、助力泰山导游等特色活动,感受五千年华夏文明和千年历史风云,品味泰山源远流长、包容、和谐的文化魅力。
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交融在一起。它既是地域的,也显然具有普适性。因此,泰山文化可以是任何一所学校的文化资源,对地方院校来讲,更是一笔不可忽略的宝贵财富。
本研究将地方特色与院校办学实际相结合,从物质环境、意识形态、实践活动等多方位深入对接地方优势文化,发展、创新了文化育人新思路;把泰山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开辟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立足学院和地方文化基础和优势,建设社科基地,以及“学院+书院”的育人模式,对其他院校文化育人也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贡 爽.《大学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 马兰兰.《高校文化育人初探》[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
[3] 陈云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要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04-106.
[4] 陈显捷.《泰山文化融入驻泰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意义、现状及实践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84-85.
[5] 时 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以泰山精神融入驻泰高校为例》[J].人问天下,2016,(11):118-120.
[6] 孙玉洁.《泰山文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泰山学院学报,2012,(5):47-51.
[7] 宋传文 甄 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泰山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J].经营管理者.2017(4).298-299.
[8] 孙玉洁.《泰山文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泰山学院学报,2012,(5):47-51.
[9] 吕继祥.《大力弘扬和培育泰山精神》[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3(03):43-45.
[10]张 婵.《校地共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4,(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