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工程系今日惊蛰提醒

作者: 时间:2025-03-05 点击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当第一声春雷乍响,沉睡的大地被唤醒,校园也迎来了独属于惊蛰的浪漫与生机。

- 气温回升:惊蛰时节,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回升,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能升至10℃以上,南方部分地区气温更高,暖意融融。

- 雨水增多:暖湿气流活跃,降水逐渐增多,常伴有春雷。民间有春雷惊百虫的说法,春雨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水分。

- 春雷始鸣:惊蛰前后,大地湿度增加,空气对流旺盛,近地面热气上升,云层形成雷电,所以春雷常在此节气出现。不过,不同地区初雷时间有差异,南方早于北方。

- 动物苏醒:气温升高,土壤解冻,蛰伏的动物如蛇、蛙、虫类等结束冬眠,开始出土活动,昆虫也恢复生机,为害作物。

- 植物生长:各类植物迎来生长旺季,桃树、梨树等果树开花,油菜花金黄灿烂,小麦起身拔节,茶树新芽萌发,田园一片生机。

- 春耕开始:惊蛰标志着春耕大忙季节的开始,农民们要及时翻耕土地、施肥播种,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北方要做好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南方则开始育秧和移栽等工作。

- 防虫除害:随着害虫活动加剧,农民需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春雷乍动,打破了冬季的寂静,使大地逐渐恢复生机,万物开始复苏,是自然界季节转换的重要节点。是春耕开始的信号,提醒农民及时开展农事活动,如翻耕土地、施肥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至关重要,关系到全年的农业生产计划和粮食产量。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祭白虎、打小人、吃梨等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传统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惊蛰是自然的号角,也是我们逐梦的新起点。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如春笋般,冲破阻碍,节节高升;像春苗一样,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初审:冯晓璇;复审:段会勇;终审:孙国波)


版权归属: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 地址:泰安市天烛峰路281号 | 信息备案号:鲁ICP备050207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