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三点,在中山大学举行全国高校大讲堂,此次讲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主讲:新冠(Omicrou)疫情动态以及应对。此次大讲堂内容围绕两年来抗疫取得的成就、全国范围第二波(Omicron)疫情的特点、下一步的防控关键、青年应如何应对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同学们进行观看,同学们准时进入了腾讯会议,共同进行这节抗疫大课堂的学习。

首先,钟南山院士对两年来我国为抗疫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表示了肯定,面对新冠病毒“北强南弱”的疑问,钟南山院长表示: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钟南山院长通过汇总Omicrou毒株在我国出现前后的折线图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还指出,发热温度高、全身疼痛让患者很不舒服,但这与医学上的重症轻症是两回事并不是说疼痛得历害就是重症。

同时,钟南山院士也指出经过变异的“奥密克戎”病毒的具体特征。“奥密克戎”尽管传染性强,但致病力不强,致死率也相当低,目前众多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倒非常小。从无症状感染看来,毒性已经大大减弱,且再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在大讲堂中,钟南山院士表示,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其次,钟南山院士也对我国的防疫政策变化做出解读。他指出,全国上下始终坚持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讲话,在逐渐放开的同时将防控重点转移到防控重症上,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做到防控优化,防控精准,并展示和讲解了“新十条”的具体内容,让大家对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钟南山院士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指出异种疫苗加强效果更好,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同时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应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一米线的防护习惯,并且提出了加强个人防护的8条建议:一是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二是不应为感染而害怕;三是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奥密克戎感染极少造成重症,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四是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抗原检测准确性还是比较高;五是若持续发热(一般超过3天以上)一定要去医院;六是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七是囤药没有太大必要;八是“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我们要时刻牢记钟南山院长的防护建议,目前预防感染仍然很重要,中国人口基数大,我们更应该珍惜身体,共同努力,恢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
看完钟南山院士对新冠(Omicron)的分析,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感触颇深。生物系郄雪婷同学表示:“我们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应从容应对疫情发展新变化,准确深刻的理解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当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到个人防护不松劲,配合防疫不掉队,自觉自律不大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疫散花开!”
本次大讲堂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当下疫情新动态、应对新方法。帮助同学们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认识新冠病毒的演变过程,从容应对疫情发展新变化。引导同学们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做健康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关心支持他人,承担社会责任,在参与校园和社会防疫工作中彰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