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色记忆在心中扎根,当非遗技艺在指尖留香,10月23日,机电技术工程系与宁阳县第三小学文庙小学教育集团的“传承红色文化,体验非遗之美”主题研学活动,在大伯集画上了圆满句号。这场行走的课堂,让同学们在历史与文化的碰撞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红色足迹:在历史里种下爱国种子。研学途中,大伯集的“红色印记”让同学们停下脚步、静心聆听。走进攻济打援纪念馆,老照片里冲锋的身影、展柜中磨损的武器,瞬间将大家拉回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讲解员的每一句话,都在诉说“先辈用牺牲换来了今天的静好”;驻足将军纪念馆,粟裕将军的生平故事让孩子们频频点头,“英雄”不再是课本里的词语,而是有血有肉、值得敬仰的榜样。

最让同学们兴奋的,还有“射击体验”“坦克体验”环节。戴上装备、模拟操作时,大家不仅感受到了军事活动的严谨,更悄悄懂得了“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不易”。不少同学结束后说:“以后要更努力,像英雄一样守护祖国!”


非遗时光:在指尖触摸文化温度。如果说红色研学是“精神洗礼”,那非遗体验就是“文化奇遇”。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沉浸式解锁了多项传统技艺:
1. 缝制中药香囊时,大家认真挑选草药,跟着步骤穿针引线,把泰山中药的清香与古人的生活智慧,一起缝进了小巧的布袋里;
2.体验拓印技艺时,从铺纸、刷墨到揭纸,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当古老碑刻的纹路在纸上清晰呈现,同学们忍不住惊叹“原来历史可以这样‘摸’到”;
3.制作桃木串珠时,听着“桃木辟邪”的传统寓意,大家耐心打磨木珠,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对传统技艺的好奇;
4.探寻泰山玉石文化时,触摸着温润的玉石,听着“君子如玉”的故事,文化的种子悄悄在心中发芽。
“原来非遗离我们这么近!”这是同学们在体验中说得最多的话。


研学回响:带着收获继续前行
闭营时,不少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收获:“知道了英雄的故事,以后要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了做香囊,想回家教爸爸妈妈”“原来传统文化这么有趣,我以后还要了解更多”。

此次研学,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读懂了红色历史、爱上了传统文化,更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与团队精神。相信这段难忘的大伯集之旅,会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他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继续勇敢前行。

【机电系 许卉荣】
初审/侯加阳
复审/杨兆伟
终审/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