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5年3月31日,教育与艺术系开展“清明忆故·艺韵传情”主题教育活动。在系学生科徐鑫、邢斌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工蚁联盟志愿服务团队23、24级22名志愿者以“实践+艺术”的多元形式,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晨光熹微中,师生团队齐聚庄严肃穆的泰安革命烈士陵园。在英魂长眠之地,全体人员右手抚胸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誓言铿锵,在苍松翠柏间久久回荡。宣誓结束后,志愿者们自发开展“净园”行动,手持专业清洁工具,以网格化分工细致清理园区环境,将散落的烟蒂、纸屑等垃圾分类归置,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在庄重的《献花曲》旋律中,师生代表缓步走上纪念碑基座敬献花篮,金菊白菊相间的花环缎带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三分钟集体默哀环节,微风拂面,眼角晶莹相融,历史与现实在此刻达成深切共鸣。随后参观革命纪念馆时,泛黄的家书、斑驳的军用水壶等200余件文物,配合雕像重现的抗日武装起义场景,让红色记忆变得立体可感。
同期在明理楼大厅,设置了“书法与绘画”作品展示环节,吸引众多师生驻足。此前征集的作品涵盖了多种书法形式与描绘清明习俗场景、先烈形象的绘画创作,此次活动让我们在艺术实践中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这种“沉浸式教育+艺术化表达”的模式,既深化了师生对清明文化的认知,更构建起传统节日教育与思政育人的有机桥梁。未来,教育与艺术系将持续探索“非遗传承”“节气美学”等特色项目,培育兼具艺术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细雨润物,艺脉流芳。当宣纸上的墨痕遇见纪念碑前的白菊,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在此刻交织成最动人的春天叙事。(初审:张晓宁 复审:张海声 终审:张莹)




